戰後,延續日治時期的發展,鄉內的發展集中在北方台20縣道沿線,中正村因農會辦公大樓、左鎮市場、國民戲院、鄉衛生所,以及民國64年遷建於此的鄉公所等機構,稱為「左鎮街仔」,當時街上有碾米場、製竹場與日常用品的商店,是左鎮主要的消費中心,再加上後來北極殿大廟的興建,成了左鎮鄉最繁榮的地方。
民國78年糖廠停止收購蔗糖,小火車的使用也宣告停駛,菜寮原料場因而荒廢,原本以糖業為發展基礎的經濟活動遂告結束,菜寮地區的發展也受影響,但因化石館的建置而有所改變。在光和村、榮和村、中正村及睦光村有比鄰而居的集合式住宅,其餘聚落都獨立一戶一戶成散居狀,大抵而言,隨著台灣經濟的轉型,農村經濟步入衰退,都市就業機會增加,加上左鎮鄉惡地形與青灰岩土壤不適一般農業的栽種,農業生產的經濟價值有限,造成人口外流日益嚴重,聚落發展因而蕭條沒落。
下圖光榮社區位於左鎮行政區中心的西邊,東方與左中社區為鄰,南方接澄山社區,北面與新市區為界,翁萊宅、大松腳、牛食水、頭前溪等為偏山區菜寮、松仔頂、三重溪、山仔頂、後坑及那拔崎是榮和里的部落;本社區有24 鄰,459 戶為基礎,面積11400 公頃,目前雖屬台南市行政區域,但仍以散居部落為主
清同治10年(1871),蘇格蘭攝影家湯馬森來台紀錄影像,他的攝像鏡頭記錄了拔馬教會狀況。據其描述,拔馬地區的平埔族真誠的歡迎馬雅各醫師的到來,拔馬教會乾淨、整潔,雖然長老教會只支付當地助理的薪資,但是平埔族人把拔馬教會維持的相當整潔,可見馬雅各的傳教對平埔族影響深遠。
馬雅各醫師在台灣南部行醫傳道共計六年半之久,足跡走遍台灣中南部,並在台設立三個醫療傳道區,有極其深遠影響與貢獻。
又稱「余清芳事件」、「玉井事件」、「西來庵事件」,是發生於臺灣日治時期大正四年(1915年)的武力抗日事件,領導人為余清芳、羅俊、江定等人
左鎮改良糖廍存在的時間並不長,昭和3 年(1928),臺灣製糖會社的灣裡製糖所增設了第二工廠,接著就廢止了左鎮改良糖廍的製糖業務,並將左鎮改良糖廍的原料採取區,編入車路墘與灣裡兩製糖所
大正9年(1920)10月1日臺灣總督府實施地方改制,實施州、市、街、庄制,左鎮改制,獨立為左鎮庄,首任庄長簡德恒在左鎮本部落的學仔內的學堂隔開一個房間做為辦公室。至昭和7年(1932)第二任庄長坂梨德次接任,由當時第三保保正羅來受為求地方行政機關集中,捐地作為左鎮庄役場用地(今左鎮分駐所)。昭和8年(1933),在拔馬新建辦公廳,左鎮才有庄役場。
昭和9 年(1934)開始,日本在臺灣推動「一街庄一神社」的建造神社運動,落實以神社為社會教化中心的指標。為朝向「一街庄一神社」的目標,臺灣各地掀起為募集地方神社營造費捐款的風潮,進入皇民化運動後,各地的神社建造更為活躍,左鎮庄也不例外。
羅來受就職於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本社時,建議灣裡製糖小火車鐵道由山上庄延伸至左鎮,於是開始架設鐵道工程。昭和9年(1934)12月26日左鎮段完工
日大正9年(1920)3月,大目降公學校崗仔林分校在菜寮設分離教室,日大正11年(1922), 在地方仕紳羅來受的力爭下,將菜寮分離教室遷至到拔馬。羅來受並率先響應捐款建校,捐獻私人土地供學校 農業實習用地,適逢當時行政區規劃調整、實施街庄制度,該校改稱「崗仔林公學校左鎮分教場」,及今左鎮國小 前身。
日大正13年(1924),崗仔林公學校左鎮分教場因學生眾多,改制獨立為「左鎮公學校」。日昭和16年(1941)4月1日 ,左鎮公學校因應總督府政策,改制「左鎮國民學校」。
1971年在菜寮溪河床上發現的一隻幾近完整的犀牛化石